出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宗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键,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李春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四级调研员马全新
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副科长、二级主任科员谭涛
内容:介绍全市人社系统重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邀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宗虎先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键先生,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李春岭先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四级调研员马全新先生出席,向大家介绍全市人社系统重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赵宗虎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人社领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关工作情况。借此机会,向各位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市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精神全面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人社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期获评全省人社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突出集体。
一、聚焦就业优先,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市始终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扎实做好稳岗扩岗、兜底帮扶、服务创新等工作。前9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9万人,高于全省平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完善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发力,创新推行“线上云招聘+线下专场招聘+直播带岗”三位一体招聘体系,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联合开展各类对接活动542场,促成用工对接8.9万人次。实施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更新工程,1-9月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
二是抓紧抓实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驻德高校大学生就业赋能中心建设,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精准开展“1131”服务。纵深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推出“社区微业”“零工超市”等改革举措,成功争取2项全省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新开发特色公岗7993个,在岗群众达7.7万人。有关经验做法中央改革办简报专题印发推广。
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实施“乐创德州十大行动”,培育12个“德州特色创业街区”,新发放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贷等政策扶持类贷款13.2亿元。通过税费减免、辅导培训等全方位支持措施,我市创业项目在全国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是实施人力资源创新发展行动。突出市场化就业导向,以产业链模式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举办京津冀鲁人力资源赋能先进制造业服务高质量充分就业大会,达成合作意向1350项。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培塑工程,覆盖从业人员2100人。截至9月底,全市机构总量达621家,其中在库纳统机构78家,行业规模跃居全省中上游。
二、聚焦民生为本,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提升社会保障可持续性。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推进企业年金扩面,总结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推广“金保”二期社保基金监管系统应用试点,织密基金安全网。
二是提升社会保障可及性。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扩面新模式,落实超龄人员和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截至9月底,全市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分别达到83.5万人、62.3万人、82.9万人,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便捷性。实施社保卡“一卡通”惠民工程,在全市511个基层银行网点入驻30多项高频服务事项。通过“免申即享”等方式,在全省率先落地新一轮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截至9月底,全市共为1.1万家市场主体发放稳岗补贴8956万元,企业群众获益可感可及。
三、聚焦引育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青年人才集聚机制。围绕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需求,常态化组织开展“德州千企百校行”“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招才引智活动68场,1-9月共引进青年人才2.6万人。新争取省级以上博士后平台7家,总数达57家,实现县域全覆盖,在站博士后达70人。
二是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率先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员服务对接模式,支持用人单位通过项目合作、顾问指导、兼职挂职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市累计引进德州“假日专家”262人,德州惠才卡持卡人数达563人。新增省技术能手21人、齐鲁首席技师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均创历年新高。
三是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万名工匠培育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驻德高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通过技工院校育、技能大赛选、企业自主评等方式,新增高技能人才2.2万人。打造“阳光考试”服务品牌,1-9月共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注册建筑师等14项、11.2万多人次的考务工作,较去年同期增长5.6%。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担当作为,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人社领域落实落地,努力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行动派。在推进就业领域改革上争当排头兵,实施支持创业就业集成改革,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制度体系,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推进社会保障领域改革上争当排头兵,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深入开展“精准扩面”,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持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推进人事人才领域改革上争当排头兵,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青年人才引育机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奋力改革攻坚、稳扎稳打向前,全面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做出积极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赵局长。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德州新闻网记者
人事考试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人事考试工作情况,以及下步考试安排?
尚键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人事考试工作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考生的就业、职称评聘、职业资格等切身利益,集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为一体。市人社局聚焦人才强市大局,以招引激励青年人才为目标,以增强社会公信力为重点,以确保考试安全为底线,今年以来,已经顺利完成卫生、监理、社会工作者、执业药师等9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等考务组织工作,累计服务考生11.2万人次。
一是强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省首家自营电子化标准考点,省级人事考试标准化考场数量达到380个,入选全省首批智慧考场建设试点市。二是防风险。优化考务管理流程,实行考务职责“清单化”管理,做到“一岗一清单”“一考一清单”,责任到人到事,工作各环节无缝衔接。三是优服务。全面推行报名事项告知承诺制和证书办理便利化,常态化开展“三进一播”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人事考试政策知晓度,构建用心、贴心、暖心“三心”考生服务体系。四是树品牌。立足区位优势,高标准建成山东省人事考试(德州)测评基地,为周边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命题、笔试、阅卷和面试全流程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安排,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我们将先后组织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和初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4项考试。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招录笔试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招才引智,以省级人事考试测评基地为平台,提升考试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建设立体测评协作体系,为各类企事业单位选拔、评价人才提供全流程服务,加快打造德州人才选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名片。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农村劳动力就业社会关注度高,请问人社部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意义重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始终把推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要义,在全省率先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探索出“党委统筹协调、政府服务兜底、市场主导引导、群众自主自愿”的就业新路径。
一是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增设乡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组建村级就业服务站4988个,选配村级就业信息员8162名,把岗位推荐和需求收集服务“第一时间”直达群众家门口。推动32处公益性零工市场提档升级,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利用自然村超市、“365暖留中心”等场所,设立1000多个“零工超市”“零工驿站”,公共就业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二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破解“职业技能不够”问题。创新建立大培训格局,整合部门培训项目、资金,统一编制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实现“一张网上收、一个口对下”。积极推广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创新开展“鲁菜师傅”“山东手造”等特色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1.1万人次,其中农民工参加培训近9000人次。
三是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帮扶机制,破解“兜底保障能力偏弱”问题。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行动,以农村大龄剩余劳动力为主体,覆盖“贫”“弱”“残”等市场化“就业难”群体,根据群众需求和基层需要,设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等“五大类”公益性岗位,今年以来新开发“吨半粮”农田管护员、椹产业推广员等特色公岗7993个,在岗群众达7.7万人。完善社会保险保障机制,发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作用,为1.7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629万元,工程建设领域12.1万名农村就业人员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就业服务、职业技能、人力资源配置三项重点,坚持外出就业、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三向发力,进一步健全城乡双向流动的就业体系,在支持能人返乡创业、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推广“社区微业”、优化公岗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让更多农民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大众网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请问人社部门在业务经办方面有哪些创新思路?
李春岭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人社部门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保医保业务办理“上多网、分头办”的难点堵点问题,按照国家和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要求,会同医保部门,创新打造了“社保医保”一体联办平台,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为路径,实现“社保医保”关联事项“一站式”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一是办理渠道更“多”。平台构建起统一渠道、统一界面、统一申报、统一反馈的“一站式”社保医保联办服务体系。企业和群众既能在社保医保联办窗口办理社保医保的高频业务事项,也能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人社局或医保局门户网站等任意一个渠道办理所有关联高频业务。
二是提报材料更“简”。“社保医保”联办平台打破了部门间系统壁垒,通过业务流程重塑、服务事项重组、表单材料重用、业务数据共享,实现社保医保增减员、单位个人信息变更、退休信息共享、参保信息打印等20项高频关联事项业务联动。像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社保医保增员减员”“退休待遇核准”等事项,可以减少申报材料50%。
三是服务质效更“优”。线上,登录一个平台即可办理社保医保高频业务,极大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办事体验。线下,社保医保高频业务事项已由原来的“一厅通办”升级为“一窗联办”“一站受理”,业务办理由社保、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延伸至县市区社保医保经办机构、合作银行网点等基层单位,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四是工作效能更“高”。依托“社保医保”一体化联办平台,将有效解决部门间信息不同步和数据不一致问题,大幅提升两部门业务办理的规范性和信息数据的准确率。同时,通过双方数据库对接、数据共享比对,精准锁定未参保群体,赋能精准扩面工作。
自联办平台8月份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办理社保、医保业务达5000笔,得到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该项目入选我市2024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并获评2024年德州市数字强市建设优秀场景案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和改进项目的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德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国家提出要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人社工作的主题主线,请简要介绍一下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状况及下步工作思路?
尚键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持续发力,连续举办京津冀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高端对接活动,高标准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省级人力资源领军机构2家,培植“乐陵港务工人”“四方技工”等全国特色劳务品牌,机构总量突破600家,年营业收入达52亿元,年累计服务用人单位5.7万家次,服务就业67万多人次。
一是统筹各方资源,汇聚发展合力。坚持产业就业一起抓,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促进市场化就业、服务招才引智的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指导调度,完善行业机构梯次培育体制机制,建立规上、“准四上”“种子”及新增机构目录,采取针对性措施分类扶持。在全省率先开展行业“职能发挥年”、行业摸底调研、“一企一策走访对接”等专项行动,全面优化行业发展营商环境。启动全行业人才培育塑形工程,年开展专项行业培训50多场次,培训从业人员2100余人。先后培育省市级行业领军人才18人、行业骨干人才95人。
二是招引知名机构,优化供给结构。深入研究对标周边城市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发布引才“伯乐奖”、知名机构引进奖等7大类奖补项目,构建有区域竞争力、全链条覆盖的支持政策体系。成功举办京津冀鲁(德州)人力资源服务高峰论坛、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联席会、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展等省级行业对接活动,组织重点机构、行业协会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展招引对接,设立5家产业对接联络处,成功引进诚通人力等6家知名机构落户德州,带动了素质测评、人才寻访、管理咨询等高端业态发展。
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服务效能。高标准建成集公共服务、产业集聚、市场培育为一体,“一园多维”的现代化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已集聚行业机构近百家,年营收超9亿元,服务用人单位近3万家。开展全市服务品牌培育行动,选树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培育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领军机构5家,省市级诚信服务示范机构17家。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校园招聘等举办对接活动340余场,参与机构559家次,直接服务企业2.3万家,促成用工对接27.6万人次。支持机构“走出去”拓展空间,与天津一汽、北京奔驰、希尔顿等30余家京津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合作关系,与新加坡、德国、日本、几内亚、赞比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往来。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聚焦壮大行业规模、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促进劳动力及人才顺畅流动等核心目标,在做强做优龙头机构、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支持、打造德州特色劳务品牌、建强集聚发展平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等方面持续用力,力争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0家、培育规上机构20家,加快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4位发布人介绍了人社系统重点工作成效及下一步打算,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系,电话:0534—2687127。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