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员李家琪
内容:介绍《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首先请楚华卫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政策吹风会,向大家介绍《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有关情况。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各位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对工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山东省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先后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近年来,我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强市、数字强市战略不动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改造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扎实的举措、有效的成果助推制造业综合实力提升。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服务制造业强市建设,我局牵头编制了《行动计划》,近日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行动计划》包括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目标。主要是,到2027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过95%,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达到L2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包括四大行动。一是转型路径优化行动。组织优质服务商实施诊断服务活动,建立“一企一档”。坚持标杆示范引领,支持骨干企业争取试点示范;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制造业企业等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围绕行业共性需求实施项目建设,带动提升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二是转型供给提质行动。综合运用首台套等国家政策,培育一批智能装备(生产线)企业。引导优势产业释放场景需求,打造推广一批工业APP和解决方案。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培育或引进1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形成全市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三是基础设施提速行动。加速网络设施提档升级,强化网络基建项目谋划;加快鲁北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在算力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专项招商。四是转型服务提升行动。设立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组,完善工业企业首席数字官联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联盟推进机制。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分行业分领域组织数字化转型各类培训。贯彻落实“数安护航”等专项行动,提升企业信息安全水平。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是从财政金融政策方面提出,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数字化技改等财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基于诊断结果的评价体系,加大对转型企业支持力度。
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聚力选树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优质数字服务商队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点上企业有标杆、线上行业有示范、面上园区有样板的一体化格局,更好服务和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恳请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工信工作、监督工信工作,加大《行动计划》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谢谢楚局长。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大众网记者
“数字化转型”这个词近年来高频出现,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推动,请问如何理解数字化转型对全面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我市有何突出意义?
褚士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全环节进行改造升级和价值重塑的过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化驱动制造业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日益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劳动、土地、资本等制造业传统要素中,重新定义人与生产资料、人、产品分配间的关系,推动制造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转变制造业传统发展方式,全面释放工业经济创新活力。目前我市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在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赋能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关键手段。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核心。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产业再造新优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中高端跃进。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新型产业培大育强。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拓展了制造业的应用场景,促进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三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循环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生产线和车间改造等,持续扩大技术改造等有效投资,切实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数字技术在供需两端、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渗透,打通联接研发与制造、生产与分配、供给与消费之间的渠道,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促进产业高效循环。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路径可能截然不同,请问将如何破解?
赵俊杰: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因制造业行业门类、运行机理差异大,导致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普遍问题。《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转型路径优化行动,加快推动各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一方面,坚持综合施策、量体裁衣,分类指导推进。面向大企业,对标灯塔工厂标准,实施系统集成和融合创新,打通工序—车间—工厂之间数据链条。打造一批“晨星工厂”“5G工厂”“数字领航企业”等试点示范,发挥标杆引领作用;面向中型企业,加快车间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仓储物流智能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等关键环节改造升级;面向小微企业,引导上云上平台,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微改造”,推广应用“小快轻准”软件产品,降低转型门槛。
另一方面,推动行业“链式”转型。全面梳理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制造业骨干企业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解决行业堵点难点。聚焦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双月一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现场会、供需对接会等系列活动,通过专家解惑、服务商路演、标杆企业分享等环节,看样学样,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谢谢。
请问我市将如何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供给能力,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褚士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数字核心技术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应用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转型供给提质行动,夯实技术支撑。
一是提升硬件基础支撑能力。健全新产品推广机制,综合运用首台套支持政策、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集聚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关键产品和装备,培育一批大规模更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智能装备(生产线)企业,提升智能设备供给能力。
二是提升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按照“引育并举、培育为主、引进为辅”的工作路径,引导优势产业释放场景需求,推动软件、互联网相关企业参与建设,打造推广一批符合德州产业转型升级实际的工业APP和解决方案。建立“尝鲜机制”,加快解决方案普及推广提升。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培育或引进1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形成全市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印发,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请问市工信局在下一步将如何统筹协调推动?
赵俊杰: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及时出台《行动计划》,为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牵头抓总,加强引导,不折不扣抓好《行动计划》任务落实。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组”,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加大重大事项、重点问题统筹调度力度,建立跨部门、跨层级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撑,积极争取国家、省数字化技改等财政政策;支持市级电信运营商加强对上对接,争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基于诊断结果的评价体系,加大对转型企业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总结宣传。及时总结有效举措、典型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梳理汇总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共享创新成果,形成良好氛围。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数字基础设施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底座”,请问市工信局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褚士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行动计划》明确要实施基础设施提速行动,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协同发展。
一是推动网络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全市通信工作“双例会”工作机制,动态调整“5G公共资源开放目录”以及“入场难、场租贵、电价高”三张负面清单,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立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一体化推进,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提升基建效率。2025年,新增10G-PON及以上端口数1.4万个,开通5G基站2500个。
二是推动算力设施快速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等重点存算一体化项目建设,在算力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开展专项招商;聚焦化工、食品等重点产业链,依托产业大脑、数字经济园区等载体布局建设一批行业数据中心。谢谢。
《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大诊断服务力度,请问我市将如何开展“智改数转”诊断工作?
赵俊杰: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9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企业,但仍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深度开展评估诊断服务正是一种有效解决以上难题的引导措施。
一方面,我们根据《行动计划》,以《山东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引,抓好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另一方面,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联合优秀数字服务商,分行业分区域深入开展诊断服务。通过专家深入工位、生产线、车间一线的“入驻式”服务,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实施转型。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3位发布人向大家介绍了《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工信局联系,电话:0534-2687382。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